岐黄之梦 生生不息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18-04-27浏览次数:75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生生之谓易。”《汉志》说:“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基础医学院“生生”导师团基于2016届中医学(基础医学方向)班级本硕连读和毕业班的特点,旨在为该班28名学生提供人生导航、网络思政、学业指导、人文艺术、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多项指导,在促进毕业班学生凝聚力建设的同时,全面提高中医学子的未来竞争力。在“生生”二字的指导下,导师团充分发挥各位“名师”“名家”“名医”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高尚医德和卓越医技皆具的未来中医人。
 
倾听心声,加强“点对点”指导
2015911日,“生生”导师团首次召开工作研讨会。段逸山团长对该团的工作理念和定位侃侃而谈,经其抛砖引玉,各位导师畅所欲言,讨论热烈。通过倾听学生心声,结合两位导师团助理代表的意见,导师团制定出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经过研讨,导师团成员们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应结合导师专业特长,将该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基于小组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给予“点对点”指导。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每小组设立一位学生骨干作为导师团助理。在此架构下,“生生”导师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效果显著,受到师生的好评。结合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尤其在导师坐班答疑期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独自前往办公室与导师探讨学业、就业疑惑,导师循循善诱,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生生”导师团还建立了三大微信群:“生生导师团”微信群(全体导师和全体学生37人)、“生生导师”微信群(全体导师9人)、“生生助理”微信群(全体学生助理10人)。9个小组则分别建立了各小组微信群。微信群的建立让师生联系更加紧密,可以随时互动,便于导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立足挑战,解决学业燃眉之急
20151014日,在“生生”导师团师生见面会上,导师们纷纷提到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本,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在学业、生活和为人等方面引领学生积极改变,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会上,除了熟悉彼此之外,导师们更关心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学业完成和求职进展情况。该班仍有部分学生未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业和就业。在段逸山团长和其他导师的倡导下,导师团立足毕业生需求展开调研,确定英语培训的时间和方案。2015112日,为期两个月的以“与时代同行,与英语奋战”为主题的“生生”导师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培训班顺利开班。培训班聘请学校外语中心教师白雪、吴泽扬、周恩主讲,并为学生免费赠送学习资料。此次培训班充分发挥了“生生”导师团为学生开展学业指导的辐射效应,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更为学生在“毕业季”前奋力一搏、挑战自我、解决学业燃眉之急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在201512月、2016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们的考试通过率大幅提高。特为此次培训班开设的“英语四六级培训”微信群里传递着学生们对导师们“雪中送炭”和培训班、学院老师辛勤付出的满满谢意。
 
放眼未来,实现中医岐黄之梦
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我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生生”导师团团长段逸山在“漫谈‘生生’”讲座中,就导师团名字的含义、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生生”与敬业三个方面作出详细而深入的阐释。他从《周易》的“知崇礼卑”到“有志、有识、有恒”,通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还原传统中医的风貌,加深学生对中医学习的理解,借由鲜活的例证提升大家学习中医的积极性。段团长希望作为中医药文化未来接班人的学生们,以“生生”为出发点,彰显中医人的精、气、神。他在接受诸炳骅、孙希杨两名学生代表提问时,从“螺丝钉”到终身教授娓娓道来,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阐述如何调整心态以适应“毕业季”的节奏,接受未来更巨大的挑战。他还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中医问题提出独到见解,令在场学生看到未来中医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作为导师之一的病理教研室主任张悦,则时常与第4小组的3名学生促膝长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尽其所能提供就业途径,还为3名学生亲笔书写升学及求职推荐信。在张老师的悉心关怀下,该组2名学生顺利考取我校2016级博士研究生,另1名学生如愿以偿回到家乡成为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的医生,实现杏林学子的中医岐黄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