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为师、为学”访谈录:刘平教授的中医人才发展观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18-04-27浏览次数:1209

按:

"杏林中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党委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9年项目实施以来,已有150多位杏林学者、杏林青年学者脱颖而出,肩负着传承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杏林人才作为“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人才储备,在医、教、研岗位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屡创佳绩。以“学术荣誉体系”首席教授、讲席教授为榜样,开展“我心中的教授”系列访谈,旨在挖掘学术大家们在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人文道德品质及人格修养方面的闪光点,学习教授们如何为人、为师、为学,围绕我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培养和塑造新一代有高尚医德和师德的杏林人才。


采访时间:327

采访地点:教学楼2331办公室

采访人:杏林第三小组 虎力 徐刚 谭文莉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自我修养

首先,在问及如何修身的问题时,刘平教授认为,人格、修身应该是从小开始的。因为人格的养成不是可以简单格式化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如何从一些历史人物,包括中医的一些历史人物的身上学到优秀品格,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加强自我修养非常重要,如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正直、善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尽管在加强自我的修养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但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什么传统学中医还要学习琴棋书画,因为通过琴棋书画会对整个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所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看书、欣赏书法、绘画等等,这对人格的塑造、思维的训练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古代医家优秀传统的行为准则,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做人为师的一些理念。

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问及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学科带头人最大的成就时,刘平教授如是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怎么教育好学生,怎么从教学的方法和思路上把学生引领到真正的中医思维上来很重要。同时,对学生不仅要严格要求,更要注重身教,如果自己做不好,而要教育学生做好,那是很困难的事。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承担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而作为中医药的科研人,更要突出如何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正如我们总书记所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也就是要能够应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医药行业的人来说,就是能够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把握现在,放眼未来,寻找家庭与事业之间平衡点

在问及年轻人如何把握科研与家庭,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时,刘平教授指出,在当前情况下,年轻人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家庭上,不仅要着眼于长远与现在的平衡,还要寻找工作、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平衡。刘平教授还回忆起自己当年结婚时租房的经历,建议青年人对于因经济因素所致的家庭压力,要着眼的长远一些。

同时,刘平教授还非常重视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认为教育问题不只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实际上人格的养成的基础教育还是在家庭,家庭教育是孩子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年轻人再怎么忙,都要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这个甚至可能比房子还重要。


分工,协调,共赢,是团队管理之道

在问及如何进行团队管理时,刘平教授指出,如果把现在的人才培养认为只是单纯学术上的培养,那就有些简化了,而人才培养应涉及管理能力的问题,就是怎么去管理团队。

作为团队负责人,应该把握方向,合理分工,把握时间节点,监控关键问题,加强协调,同时应该尽力为团队做一些能做的事,因为所有的事都是相互的,既要做好分工,又要考虑对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帮助,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热心做事。所谓的凝聚力,就是通过大家同心协力达到共赢。


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设计、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问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成绩,以及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时,刘平教授结合自己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经历指出,在大学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甚至到青年教师这个阶段,如何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如果按部就班的跟着学校、学院的安排走,那么只能按部就班的发展,所以青年学者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奋斗,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以发自内心的中医文化自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筑梦杏林

最后,在问及对杏林学者有何寄语时,刘平教授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真正的做到有底气的中医自信,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只有真正自信了,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动力。同时,希望学者们能够充分应用现代其它学科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来充实自己。最后,希望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要坚持一个主攻方向,不懈努力,做出创造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