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政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基础医学院党委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实践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18-12-28浏览次数:1631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对我校的本科基础阶段教育而言,学生与教师接触时间最长,机会最多的还是在第一课堂,而且课程量最大的是专业课程,所以,利用好专业课堂教学,开展思政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是最有利的。其次,专业教师有较为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加上人格魅力,被学生尊敬甚至成为偶像的也并非少见,学生比较愿意接受专业教师的教导。因此,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有其有利的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利用课堂专业教学的优势,参与思政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将教师思政工作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如何发挥学院党委在立德树人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解决专业教师“授业”与“传道”两张皮的现象?结合基础医学院近年来开展的课程思政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具体做法

1.精心试点,树立典型

2014年起,学院党委结合骨干教师激励计划的实施,在学院党支部内开展了立德树人的大讨论。经过反复讨论,把“课程思政”作为党建工作着力点,解决专业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和德育针对性、有效性不强的问题。工作任务提出后,“怎么做”“做什么”“谁来做”这些问题又摆在学院党委面前。学院党委认真分析课程性质和师资情况后,决定以党员教师为骨干,以部分课程为试点,分阶段推进思政融入课程建设。《人体解剖学》是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张黎声老师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点课程和试点教师确定后,学院、教研室和张老师多次头脑风暴,精心设计第一课,将感恩、敬畏生命和责任担当等德育内容有效地融入课程。

2.搭建平台,由“典”到面

学院党委要求各党支部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内涵”研讨。通过研讨,形成方案:中医基础课程重点体现 “文化自信”“大医精诚”“感恩”“仁爱”“责任担当”等德育因素,西医基础课程着重挖掘“敬畏生命”“诚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创新”等德育因素。在此基础上,2015年,学院党委提议,在全院开展课程思政专项竞赛,共有10门课程参与。通过竞赛,教师们对课程思政如何开展又有了新的认识。2016年,学院又开展了骨干课程德育设计展示活动和“德育融入课程”教学论坛,组织专家对相关课程开展指导,帮助教师梳理课程内容,确定课程与思政的有效结合点。

3.落实抓常,完善机制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落常,在总结三年实践的基础上,2017年学院党委提出“课程思政”项目全覆盖的要求,覆盖全部课程、覆盖全体教师,真正构建全员、全程育人的思政大格局。在工作内容上提出课程思政“四到”的要求:思政内容到点,思政内容到人,思政内容到教案,思政内容到课堂。在机制上,建立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工作情况,纳入教研室考核和个人考核内容,设立专门绩效进行奖励。

二、工作的主要成效:

1.培育了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

包含《人体解剖学》、《方剂学》等课程在内,学院已有11门课程列入学校课程思政重点项目,纳入示范课程。《人体解剖学》课程从三年前的学院试点,到如今成为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得到了《解放日报》、《文汇报》、《新华网》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的标杆课程,在全市也有很大影响力。

2.学院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院从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试点到推广,通过教学竞赛、教学展示、教学论坛等方式,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许多专业教师“育德”工作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由学院组织到自觉行动。2016年,学院党委推出学生导师团项目,在招募导师时,学院近70%的教师自愿参与到导师团工作中。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讲座、沙龙、结对等形式为学生开展学业辅导、人生导航、心理援助等活动。

3.学院党委在育人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落实

在引导、推动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工作中,学院党委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抓党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切实履行二级学院党组织在育人中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

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通过“三个引导”推动“三全育人”的落实,即引导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把我们日常无意识的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并且强化成为有意识的课程思政。从学校学院党委的有意识的推动,成为大多数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引导追求无痕的思政教育效果,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真正起到教书育人,潜移默化的效果;引导正能量,树立风清气正的院风,形成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风气,使之成为习惯,形成文化。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