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70年•岐黄逐梦人 | 寻访师道初心⑥沈远东:勇挑重担,用通用语言推动国粹走向世界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19-09-26浏览次数:490

编者按:

70年,追忆似水年华;70年,我们风雨兼程!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值此第35个教师节之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亲历者、见证者们娓娓道来,以他们独特而光荣的成长轨迹和扣人心弦的人生故事带领更多杏林人。回首初心,重温使命,在岐黄逐梦之路上凝心聚力,再创新功!让我们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在新时代绘就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砥砺奋进!

8月13日,基础医学院叶䁎杰、曙光医院张莎莎带领曙光医院博士研究生刘亚华、硕士研究生周嘉宝和张林曦一同聆听了近乎与共和国同龄的沈远东亲述与中医药的难解之缘。沈远东侃侃而谈,一轮轮唇枪舌剑的讨论、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一次次巧妙机智的化解,构成了他一段段扣人心弦的人生故事。他说:“祖国强盛是我们工作的坚实后盾。”他的故事里透射出他对祖国的深沉的爱,也激励着新时代学子们担负使命,以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回馈祖国。

沈远东,1951年出生,现任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主席、我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所所长。他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战略规划,在他领导下,ISO/TC249共发布了国际标准45项,实现了中医药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为中医药国际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曾获评“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等,受邀参加上海电视台建国五十周年《共和国同龄人》节目、上海电视台《医道》栏目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卫生系统“十二位杰出贡献”访谈专题节目等。

一见不疑

沈远东17岁时应征入伍,在军医学校初涉医学,学习了较为完整的西医理论知识。退伍后,他又在我校学习中医。然而,中、西医理论体系截然不同,令沈远东一度疑问重重。就在他跟随老一代中医名师们接触了大量中医临床实践后,中医神奇的临床疗效彻底征服了他。沈远东回忆道:“记得当时有幸跟从有‘送子观音’之称的吴竺天老先生出诊,我见到门诊桌台面玻璃下贴满了他治愈的不育症患者寄来的可爱新生儿照片,那时的震撼直到现在仍萦绕心头。”访谈中,他还提到曾见过中医外科医生收集制作的“结石袋”(中医药保守治疗“胆结石”患者排出的结石);中医急诊为攻克发热或休克病症所创的“参附青”注射液等。回忆起那些亲眼目睹的充满神奇色彩的中医临床疗效时,沈远东忍不住感慨:“中医药的生存发展,关键是临床疗效。”

高瞻远瞩

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值2005年,沈远东正任职曙光医院院长,他仔细分析了国家战略部署和中医药发展趋势,富有远见地在曙光医院浦东新院区设立了“国际交流合作部”,旨在将医院打造成国际性的现代化中医医院。此举为ISO/TC 249秘书处落户上海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他加快院内人才海外进修进程,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紧锣密鼓布局中医药国际化。

2006年底,借由第一届曙光传统医学国际论坛的契机,沈远东邀请当时WHO基本药物和传统医学司传统医学处处长张小瑞作主题讲座。论坛期间,沈远东与张小瑞就中医药国际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向张小瑞呈现了上海良好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背景,为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借着这一良机,沈远东为上海团队成功争取到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WHO ICD-11)的机会,力推传统医学加入WHO ICD-11项目,为ISO/TC 249秘书处落户上海再增优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总部批准ISO/TC 249成立,并最终将秘书处设立在上海。沈远东说:“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是服务于我们国家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撑、上海中医药大学开放性办学理念、曙光医院的国际战略思维、上海国际化团队的先天优势都是促成ISO/TC 249秘书处落户上海的重要因素。”恰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言“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沈远东高瞻远瞩的中医药国际化布局,促使上海成为中医药国际化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

时任曙光医院院长的沈远东应邀参加“2007中欧中医药大会”

砥砺前行

国与国的利益冲突使国际外交环境趋于复杂,初建的ISO/TC 249的秘书处团队也因此处于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中。“ISO是一个国际组织,它的意义在于制定国际通用和规范的标准来打破技术和贸易的壁垒,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它的立场必须保持中立。”沈远东如此告诫秘书处所有成员,“我们是一个国际组织,必须坚持中立的立场,必须遵循国际组织的原则,但是我们有一颗爱国心,要在坚持国际组织原则和爱国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沈远东举例道:“ISO/TC 249的命名过程就颇为曲折。命名之初我国政府意欲定为‘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即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而这项提议受到部分国家的强烈反对和部分国家的不同意。他们只接受‘传统医药技术委员会’即Traditional medicine(TM),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考虑到国家战略,中国代表团仍坚持TCM的命名,这引起了强烈争议,甚至成为了主要障碍。”在ISO/TC 249成立后的前六年中,技术委员会一直使用的是“TCM(暂定名)”。

为了形成以“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作为TC 249的正式名称的共识,沈远东带领秘书处多方斡旋协调,几经挫折,知难而进,巧妙化解国家间的矛盾,终于在第六次ISO/TC 249全体会议以多数票通过了正式命名为TCM。ISO/TC 249秘书处为了专注于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经历了不少曲折艰辛,沈远东戏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医学外交”,并略带苦笑地说:“有许多人都不愿做这个工作,因为许多原本的国际朋友在国家利益的面前都只能分道扬镳了。”

渐露峥嵘

“近年来,人类健康疾病谱已从以感染性疾病为主改变为以慢性和老年性疾病为主,而传统医学对此类疾病的疗效颇为显著,加之我国政府对中医药的一贯支持,中医药是现行的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都呼唤着中医药国际化。”谈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必然趋势时,沈远东一边思考一边说道,“中医药一方面造福于全世界人民,如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几百万疟疾患者;另一方面由于中药农药残留量、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毒性等缺乏统一国际标准而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势在必行。”十年来,在沈远东的带领下,ISO/TC 249吸纳了40个成员体,已发布了45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成绩举世瞩目。“标准化并非大家想的这么简单。每个ISO制定的标准都有7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ISO/TC 249全体会议投票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步骤,因此,一项标准制定周期为3-4年是较为常见的。”沈远东解释说:“我们现在已经制定了45项标准,这种速度在ISO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曾有人担心标准制定太快会影响标准质量,但经过ISO几轮严格评估,我们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效率高于ISO总体平均水平,今年我们的1位专家还荣获了ISO突出贡献奖。”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已为国家、企业和中医药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媒体报道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所成立

受益于ISO/TC 249发布的首项标准,华佗牌针灸针每年出口量都以30%的惊人比例增加。浙江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作为灵芝、铁皮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提案人,获利于其标准化的灵芝和石斛质量,公司于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进入企业发展的新时期。2015年我校在ISO/TC 249秘书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所,成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的标准制定,看似没有直接的价值,但其影响意义是深远的。”沈远东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逐步建立,中医药国际化战略正渐显峥嵘。

上下求索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已走过十个年头,“作为一个宏大工程的组成,ISO/TC 249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未来十年ISO/TC 249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的挑战很多。”谈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未来发展,沈远东精神抖擞地说,“主要的问题包括:中医药理论体系涉及到的文化和科学认同、国际组织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同、全球中医药发展不平衡差异等。”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到:“我们需要进一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制定高质量标准,并加大已制定标准的实践应用。”最后,他总结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全球认同感,保护中医药从业者世界合法地位,真正实现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以及中医药国际化任重道远。

沈远东在ISO/TC 249第十次全体成员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寄语青年人

对于个人而言,我的工作岗位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和我们的祖国一起成长的。对于青年人而言,中医药发展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你们应该珍惜好的时代,努力学习,精通国际语言,掌握扎实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有更高的追求,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牢记中医药临床和疗效才是根本。

访谈人员:叶䁎杰-基础医学院

张莎莎-曙光医院宣传处

刘亚华-曙光医院2018级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

周嘉宝、张林曦-曙光医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