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70年•岐黄逐梦人 | 寻访师道初心⑱严世芸:坚守初心,做中医药教学改革的开拓者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1453

编辑按:

 70年,追忆似水年华;70年,我们风雨兼程!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值此第35个教师节之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亲历者、见证者们娓娓道来,以他们独特而光荣的成长轨迹和扣人心弦的人生故事带领更多杏林人。回首初心,重温使命,在岐黄逐梦之路上凝心聚力,再创新功!让我们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在新时代绘就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砥砺奋进!

95日上午,由康复医学院辅导员王鹏程及学生熊霄丹、王舒萍组成的采访小组前往我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拜访老校长严世芸教授。严世芸对于我校零陵路校区的历史如数家珍,对于新校区搬迁的历程感慨万千。严世芸围绕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历程侃侃而谈,这段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峥嵘岁月值得所有人铭记。

严世芸,1940年生,我校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第二至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辞海》副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我校校长、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顾问、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

不忘初心,为国为家

严世芸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严苍山是沪上名医,在子女的职业选择上非常开明,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家中子女七人中惟有严世芸从医。严世芸之所以最终选择踏上中医的道路,按他自己的话说:“我选择从医有家庭的因素、时代的因素,但更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中医的支持。”

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事业终于迎来了寒冬后的第一个春天。毛主席发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最高指示,中医学界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校纷纷开始筹办。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严世芸作为第三批学生正式入学。在校学习时,严世芸与同伴们你争我赶,各门功课都不放松,临到考试季通宵达旦复习,学习氛围非常热烈;在校学习之余,严世芸会听父亲谈论临床诊疗,严苍山也常与三五好友相聚,大家畅所欲言,对严世芸产生极大的启发。十七八岁年纪的严世芸尽管对未来尚没有那么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但他从入校之初就秉守着的治病救人的信念却是无比清晰、无比坚定的。此后数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他都不曾忘怀这最初的信念。

投身临床,百炼成钢

大学毕业后,严世芸留在学校伤寒温病教研室任教。当时,农村缺医少药,国家组织城市医疗队下农村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对青年农民进行短期培训,宣传如何防治传染病。严世芸作为教育革命医疗小分队队长,赴川沙镇进行医疗培训。医疗队先后辗转川沙县人民医院、高桥第七人民医院进行工作。于严世芸而言,这既是教育革命的需要,又是一个学习临床知识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培养临床能力。当时农村的门诊相当于市区的急诊,病人病情十分严重,医疗队积极组织医院各科专家奔赴医疗前线;为当地医生和百姓宣传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这段经历使严世芸的临床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72年,严世芸在曙光医院师承张伯臾先生。只要是张伯臾门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前晚值班一宿未眠,严世芸都跟在张伯臾身边抄方、讨论,一跟就是十几年。张伯臾也会耐心地指点,分析病案、讨论思路、修改处方,对严世芸倾囊相授,这份师生情谊令严世芸终身难忘。严世芸一边跟师一边在急诊工作,当时曙光医院门急诊病人多、病情重、工作量极大。严世芸在急诊一干就是五年,多少个不眠之夜里守护在患者床旁,多少次尝试中医中药治疗急症,终于医院急诊团队筛选出30多种中医优势病种,摸索出一系列治疗方案,树立了业界的标杆。

期间,严世芸还被派往贵州贫困山区进行医疗救助,医疗队进驻的地方是贵州最艰苦的地方,不仅地处偏远山区,甚至还保留人畜同住的生活习惯,但村民们极为淳朴,医疗队员们在那里时刻能感受到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激发了对这份职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各家学说,开疆辟土

 1978年,严世芸承担学校各家学说教研室筹备工作。当时的各家学说教研室没有教材、没有前辈留下的经验、没有合适的师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不怕困难,不因循守旧,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正值壮年的严世芸在筹备教研室的工作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性格。这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品质使得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很快聚拢在他身边,按严世芸的话说,“拉出来我们这支队伍看看,那可真是各个是好汉”。当时裘沛然先生为教研室主任,负责把控方向,严世芸为副主任,辅助执行工作,各家教研室就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建立起来了。此后教研室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教研室不断革新、分化各家学说课程,在全国率先倡导了将各家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学术思想史相结合,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承担各家学说全国统编教材主编工作,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70余部,曾获国家辞书一等奖、国家图书提名奖、卫生部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等荣誉奖项。在这样一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团队的合力下,当时中医各家学说业界形成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为执牛耳者的局面。

严世芸如此钟情于各家学说,是因为各家学说源于经典又发展了经典,可以说高于经典,且与临床密切联系,许多各家理论在临证时拿来就能用、就好用。历代名医名家的学说就像是中医经典通往临床实践的千百条道路,学好各家学说就是找到最佳的捷径。这也是严世芸这些年来一直在提倡的,临床医生也应该好好读经典、读各家。

教育改革,敢为人先

 1983年,学校安排严世芸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教育学相关书籍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资料,感受到高等教育相较于师承教育有其无法取代的特点,如课程设置系统、全面,师资力量强,知识传授量大、有学科交叉,能够解决人才紧缺问题等。然而,师承教育也有不容忽视的特点,如学生教育个性化等。中医的学术特点是重实践、重临床疗效,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在有经验的医生手中,学生掌握这部分核心知识才能实践好中医。

严世芸担任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后,从中医的基础课程分化着手,通过全体教师总动员、多轮会议讨论,厘清中医各门课程的学科界限,形成分化教材,并核算出每门课程的学分。学校1985年开展了完全学分制试点,1987年将完全学分制推广至全校。1991年,严世芸又提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学校陆续推出辅修、学分绩点制、奖学金、三学期制、教师挂牌制等。可以说,完全学分制是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基石,秉持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在国内中医药院校范围内率先开展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

学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很快新的问题产生了。学校零陵路校区因为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在校师生的发展需求,时任校长的严世芸与校领导班子构思了多套迁址项目方案并进行了协调沟通,2003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这一方案的占地面积最大且配套教学附属医院——曙光医院。十几年过去了,曙光医院已成为张江地区最重要的三甲医院之一,学校在张江发展如鱼得水。

今天,中医药发展进入了黄金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严世芸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上中医人当发挥中医的学科优势,在继承创新中防止异化,以清醒的头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严世芸写下了“坚守、融合、发展”这六个大字,期盼上中医坚守中医优势,融合多学科知识,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采访、撰稿、拍摄:王鹏程、胡蓉、熊霄丹、王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