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 | 洪汉英——悠悠民族情 谆谆慈母心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23-01-12浏览次数:591

洪汉英,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研)工部研究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代表、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上海高校辅导员洪汉英工作室主持人,专门开展有关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工作。先后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等多项荣誉。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十余年来,她利用每个寒暑假赴新疆深入学生家庭家访,把民族团结友爱播撒到新疆的每一个角落;她着力加强内地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五个认同”;她创新了家校合力育人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新途径,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把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育和关心带到了边疆各地。她是少数民族学生在上海的“洪妈妈”,她用自己的悠悠民族情、谆谆慈母心,谱写了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篇章。

带着少数民族毕业生赴新疆推荐就业

1965年出生于新疆的洪汉英,是锡伯族人。2009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从教20多年的她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

上任未满月,洪汉英趁着暑假返回新疆,在所见所闻中,她意识到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引导迫在眉睫。

凭着自己对边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的了解,凭着自己不错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口语,洪汉英把平等、尊重、团结的观念带到少数民族学生中,把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困难补助以及学业帮助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既从心理上、情感上不断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学生,又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加强管理,让少数民族学生一方面感受到在上海洪妈妈的疼惜关爱,又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洪老师的严格要求。

回沪后,洪汉英全身心扎进了少数民族学生中。她首先将学生花名册拉了出来,发现70%的学生挂科,60%的学生欠学费,还有2名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面对这一现状,她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洪汉英暗下决心,要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尽心尽责,竭尽所能。

20103月,她带着2名毕业生赴新疆参加当地招聘会,亲自上门竭力推荐。在她的倾情助力下,一名毕业生如愿以偿成为新疆当地的医生,另一名则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

初尝甜头后,洪汉英基本上每年3月份都要带领少数民族毕业生赴新疆找工作,这一举措也成为了学校常规动作,上海中医药大学已连续多年实现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100%就业。

寒暑假远赴新疆家访   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土生土长的洪汉英深谙新疆籍少数民族的生活特性,她利用每年寒暑假深入到学生家中家访,与学生家长促膝沟通。然而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学生分散在各地,走进每家每户谈何容易。担任辅导员十余年来,每个寒暑假她都如约而至,她的脚步遍布新疆各个角落,穿行在乡村,跋涉在沙漠,进到学生家庭家访并到用人单位回访,与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探索家校协同、师生互动、学生共融的长效育人机制。

有一次去和田家访,整整一天的奔波,她只用三个鸡蛋解决了三餐。尽管前路漫漫,可洪汉英家访的脚步未曾停歇。

每一次家访都让学生与家长备感亲切,洪汉英将爱辐射到学生家庭、亲戚、邻里,他们口口相传着内地高校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和培养。洪汉英在义无反顾的坚持中,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信赖,用真情和信念架起了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令洪汉英记忆犹新的是,2011年,她发现一名男生既欠学费又欠学分。暑假她踏进该学生位于伊宁的家门,单亲妈妈哭着拉着洪汉英的手、将儿子托付给她。面对一位母亲企求的目光,她默默许下承诺,尽全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推荐就业,给这个困难家庭带来希望。她一边鼓励这名学生重拾俄语,手握找工作“利器”,一边带着这名学生的简历赶赴新疆招聘现场,按学生的就业意愿从第一家投到第五家,磨破嘴皮,最后听到“行呀”,洪汉英兴奋得蹦了起来,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如今,这名学生成为新疆当地“抢手”的心内科医生,前年特意到上海拜见恩师。

十余年的辅导员生涯,洪汉英收获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新疆电视台举办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选手自豪地称自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培养的一颗民族团结的优良种子。洪汉英播撒的民族友爱种子已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她,备感欣慰。


本文转载于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