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师德标兵 | 王长虹——一棵坚韧质朴的“骆驼蓬”

来源:宣传部发稿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482

王长虹,男,汉族,19646月出生,1985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副所长,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二级教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近年来聚焦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体内过程、中药新制剂与质量控制研究,承担国家中医药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中药现代化专项,上海市教委重点基础创新项目等30多项科研项目。曾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近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0余名,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在《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on》、《药学学报》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10余篇,其中国际同行评议高水平论文140余篇。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上海市育才奖”。

骆驼蓬,是生长在西北荒漠中的特有植物,具有抗炎、镇痛等多种功效。它没有挺拔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看上去非常不起眼,只需要摄取很少的水分和营养,就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将根深深地扎进沙砾之中,默默坚守着这片土地。骆驼蓬独特的“品格”,就在于不畏惧,不退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地去争取生存,在逆境中成长。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一位30余年致力于研究骆驼蓬,且具有骆驼蓬一样谦逊质朴、无私奉献的老师,他就是有着35年教龄,36年党龄的中药学专家——王长虹教授。

一、守正创新,做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者

王长虹选择了科研就是选择了真理和坚守。他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他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体内过程、中药新制剂与质量控制研究方面不断攻关。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副所长、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带领研究团队,执着坚守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和中药标准化的研究,去伪存真,精益求精,严把中药质量关,致力于使中药走上规范化、标准化道路,引领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王长虹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子课题、“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中药现代化专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3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新药证书2项,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发表科研论文310余篇,其中国际同行评议高水平论文140篇,于2013年度入选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二、心系人民,做西部医药事业的贡献者

王长虹主导的以骆驼蓬成分为主的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药效学及质量标准提升系列研究成果在新疆推广应用后,全面提升了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及药材的质量标准和科学内涵,促生了新疆首个销售过亿的大品种。随后支撑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获得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上榜品种、中药保护品种证书、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口注册批件,为民族药的国际化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带动了新疆当地种植户脱贫致富,产生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王长虹来自新疆,对新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始终致力于发掘骆驼蓬等新疆特有的中药资源,从中药资源到饮片再到复方制剂,每一点发现都凝结着王长虹的心血和汗水。每逢暑假期间,王长虹总会带领研究生回到新疆实地考察骆驼蓬的生长以及分布情况并采样。王长虹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研究生,研究骆驼蓬就应该先去它生长的地方了解它熟悉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现、更深的体会。

王长虹教授在新疆实地进行骆驼蓬异花授粉实验

现如今,王长虹的脚步已经遍及新疆及西北大部分有骆驼蓬生长的地区,可以这样说哪里有骆驼蓬,哪里就有王长虹的足迹。除此之外,王长虹还进一步开展“沪-疆”援建科技合作计划,推动新疆医药产业发展和民族药科技进步,这为维护新疆社会长治久安,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启智润心,做奖掖后学的教育者

王长虹行为世范、甘当人梯。他总是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更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成为深受学生们喜欢的领路人。他总说,选择了教师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生的爱与奉献。在科学研究中,王长虹总是教导每个学生要脚踏实地,不要心浮气躁、弄虚作假。他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并根据个体差异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以及肯定,获得从事科研的快乐和成功。王长虹注重观察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胆提出新观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研究生与导师王长虹教授的合影

王长虹先后指导和培养了29名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其中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多种奖项。在王长虹影响下,很多新疆籍同学选择毕业后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去支援祖国西部的建设,像王长虹一样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18年毕业的李淑萍博士放弃了在上海工作的机会回到新疆科研院所工作,传承王长虹“骆驼蓬精神”,扎根西部,为祖国西部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取得了优异的业绩。


李淑萍博士(右二)与导师王长虹教授(右一)的合影

难能可贵的是王长虹不忘初心,始终心系新疆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充分利用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平台和机制,先后为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培养了1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多人获得自治区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同时,王长虹为了助力新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接收了9名新疆科研院所、企业业务骨干来校进修,促进了新疆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成为沪-疆合作的纽带,这为新疆的人才培养和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

本文转载于《师道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