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成,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荣誉体系”讲席教授,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上海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第四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
他怀揣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中医人的初心使命,以扎实的学识素养,执着奉献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教学经验丰富,强调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领衔团队在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成绩显著;他为人师表,以广博的仁爱之心,立德树人,躬身垂范,为学生点亮明灯;他鼓励学生科创,锻炼其思考和归纳能力,促进中医学的传承和创新;他师德师风高尚,获得一致赞誉,发挥优秀楷模的引领作用。
何建成从教30年来,兢兢业业扎根一线教学,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同时投身中医药科研与临床事业。他既是讲台上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也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优秀导师;既是口口相传的好医生,也是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他为师亦为范,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临床实践等领域耕耘出一片广阔天地。
一、为人师表,甘当绿叶
在何建成的办公室里,除了各类专业书籍期刊,最多的就是他与学生的合影以及学生写给他的感谢卡片。多年来,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上海市育才奖、上海中医药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每每谈起这些,他总是谦虚地说:“只有做好了叶的事业,才能留下花的芳香。”
何建成主讲的《中医诊断学》是我校本科生入学第一年的必修课。他的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声情并茂、充满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提起何建成的授课,学生们无不竖起大拇指,都会跟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说:“何建成上课好棒的!不但知识点讲得清楚,而且还经常给我们讲他门诊上遇到的真实病案,上他的课从来不会觉得枯燥。”课堂上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经常会在课下找何建成问问题,不管有多忙,有多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用已经沙哑的嗓子,耐心地解答。就这样年复一年,他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好评从未间断,“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称号实至名归。何建成同时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先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10余项,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深造、择业就业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何建成也是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指导3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组织科研小组,在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法上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他每年在招收研究生时,都会很严肃地对学生说:“未来的三年会比较辛苦,要有思想准备。”然而三年后毕业的学生们却是对老师说的这种辛苦甘之如饴,有的学生说:“记得我第一次跟何建成见面时,既兴奋又紧张,但何建成和蔼的态度、慈祥的目光和儒雅的举止,顿时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从那时起,无论是在学术上、生活上还是在做人做事方面,何建成都给予我永生难忘的指导和帮助。”还有研究生在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感叹说:“读研本来就是桩苦差事,很庆幸我遇到了何建成,正是他的严格要求,才让我收获了这么多。”学术上,何建成严以律己,学生自然而然以他为榜样;生活上,何建成将学生视如己出,关心爱护,无微不至,他曾经说过:“学生要喝一碗水,我就要给他们准备一桶水。教育的殿堂就是要奏响《爱的奉献》。”学生在微博中这样评价,“何建成总是说我在外求学不易,只要我有问题求助他,不管是学习上的疑惑还是生活中的琐事,不论每天多晚联系他,他都会为我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他做的这一切,我唯一的感觉就是亲人在我身边,踏实温暖。”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每届研究生都会荣获各级奖学金和科研奖励与资助。指导的学生论文曾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论文、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等,体现出教书育人的实效。
何建成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注重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他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引荐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全面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他常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也许终其一生也体会不了‘会当凌绝顶’的感受,可是要具有甘做嫁衣、甘为人梯的品质,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时,拒绝躁动浮华,寻找踏实平和。”他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时,数易其稿,大到整体框架,小到空格符号,他总是一遍一遍思考与校对。有一次实在是看到眼花头晕,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他请教研室的年轻教师帮忙一同校对,不忘叮嘱:“一定要好好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们。
他带领支部和教研室老师主动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到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全过程,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中。由他负责编写的课程思政内容入选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团队不断改革创新,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多次被评选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在基础医学院教研室评比中,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中医诊断学教研室荣获上海市“教育先锋号”称号。
二、潜心科研,勇攀高峰
何建成作为中医诊断学专业知名专家,重视科研反哺教学,多年来潜心于中医学科学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方法,传承中医药。他认真构思实验方案,不舍寒暑,不分昼夜,精究科研技术路线,研究创新,勇攀高峰。
何建成经典理论底蕴深厚,科研思路敏锐,善于把握前沿科研动态。他经常对学生说,“做科研不要一头扎进去不出来,一定要多看文献,拓宽了思路,科研方向才会更加明确。”何建成治学非常严谨,有学生在撰写会议论文的过程中,对几个专业名词把握不准,想着反正不是期刊发表的论文,打算马虎蒙混过关,结果被细心的何建成发现,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作为一名研究生,学术严谨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在严谨的治学态度下,才能实现学术的自我超越。切记浮躁是学术创新的大敌。”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多方求证,最终得到答案,而更令学生受用终身的是何建成对科研一丝不苟、执着追求的精神。
何建成科研成绩突出,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他带领学生孜孜不倦钻研中医证候的标准化,着力研制转化临床实效的复方中药,领衔团队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中国科技网“科技创新百人谈”以“现代技术助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为题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他在接受访谈时说,“科研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三、双带头人,示范引领
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何建成深知教师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担任基础医学院第四党支部书记后,他像做科研一样做支部工作,做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带头给支部师生上党课、给全院毕业生上党课、给新生上入学第一课,从学习者成为理论传播者。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形成了“三服务”工作理念、“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和“365党建工作法”。2021年4月30日,为迎接建党100周年,研讨新时代教师党建工作,支部承办了全市性“新时代教师党建工作论坛”,邀请了全市25家高校近100多名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参会,取得很好效果。近年来,支部分别入选上海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撰写的案例“做新时代教师党建工作的引领者”入选上海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案例汇编。
四、医者仁心,服务社会
何建成不仅在中医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满意,颇得病患赞誉。
何建成秉承“大医精诚”之心,不仅解除病人躯体的不适,更重视排解患者心理的忧患。每次门诊的患者众多,却从未出现过医患纠纷。有一位慕名而来的病人在候诊时向复诊的病人问起何建成看病如何,老病人回答道:“你来找何医生看病算是来对了,他的药不仅效果好,还很便宜,对我们又客气,每次我一看到何医生,病就好了一半!”类似的对话在何建成的门诊上比比皆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无疑是他高尚医德的最好体现。
尽管何建成教学、科研、临床任务繁忙,但他还是经常抽出时间,不惜放弃休息日,深入社会为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近年来,他走进高校、中小学校、社区,开展中医类、心脑血管疾病知识类讲座,受到了广大群众、学生的热烈欢迎,增进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他运用中医药更好地回报社会,惠及百姓,为人民健康服务。同时他还主编中小学生中医科普教材,为中医文化传承贡献力量,为大众型中医发展树立旗帜。
学生,一届一届地教授;知识,一点一点地积累;人生之路,一步一步地走好,何建成说这就是他的人生理想。在这看似平凡的理想中,他却执着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做好叶的事业,留下花的芳香。春雨润物细无声,甘为人梯托青云。
(本文转载于《师道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