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包括我校附属曙光医院院长房敏在内的10位同志“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上海市教育功臣”是上海市政府为表彰在教育系统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而设的荣誉称号,从2003年起每5年评选一次,每届不超过10名。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我愿做中医学传承路上的一块基石、一炬薪火,以德为本,以行达理,为国育人!
——房敏
中医推拿源远流长,从远古马王堆导引图到《黄帝内经》,从古时“按跷、按摩”,到今天“微调手法”,都源自临床实践,突破于融汇各家之长和自我革新,国家级非遗项目丁氏推拿流派薪火传承、创新发展,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口碑,被誉为中医药界的“中国功夫”。作为丁氏推拿流派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首位中医推拿学博士、“973”首席科学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岐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房敏教授,无疑是这门“真功夫”的薪火传承人。
苦练内功,推动学科发展
房敏教授坚守中医推拿临床36年,精勤不倦、苦练内功。他秉承丁氏推拿“点面结合,动静平衡,刚柔相济”诊疗理念主攻退行性筋骨病防治。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诊疗是房敏行医的追求,这背后是他多年扎实的中医触诊基本功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是他日积月累的手法沉淀,“手摸心会”细微诊断、“手到病除”临床效应的高度诠释。
在房敏看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同样重要,这就需要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针对临床“疼痛与功能障碍”,他带领团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推拿“手摸心会”“手到病除”的生物力学、神经生物学及脑科学特征,发现脊柱病“经筋病变”关键致病因素,创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病机新学说,创新临床推拿“重治筋,微调骨”治则,彰显推拿疗法专科特色。
他建立丁氏推拿“筋骨失衡”评估模式,突破传统脊柱病模糊评估的瓶颈,实施精准评估,包含肌肉组织状态评估、姿势体位评估、压痛点评估和脊椎关节活动评估。凝练丁氏推拿调整手法安全要素,在离体标本和手法作用力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脊柱病丁氏推拿手法临床干预的安全性、有效性核心要素,即“拔伸牵引,先致失稳,逆向调整,顺势而收”。重视手法“理筋、顺筋”、精准“微调骨”而显效。多维度丰富学科理论内涵,充实学科优势病种教学理论与支撑,为现代推拿精准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房敏教授带领团队先后科学传承、规范了“丁氏㨰法推拿”“内功推拿”“一指禅推拿”“海派儿科推拿”等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技术,丰富和创立了“脊柱微调手法”“坐位调膝法”“舒筋导引功”“抗疫强身功”等富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系列技术,开发了31种“简便效廉”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方案,大为降低了医疗成本,规范和创新推拿诊疗技术。
团队与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基于推拿守正创新原则,开展中医推拿“内治外应”效应机制研究,定期互派核心成员交流,已培养多名博士研究生,以课题研究促进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玉秋教授团队长期联合开展推拿镇痛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重点合作上海市顶尖优势创新团队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孔亚卓教授团队长期联合开展推拿镇痛脑功能成像机制研究,重点合作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推动本学科团队与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杜肯大学兰格斯学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人体运动科学院等在教学、医疗、科研、人才培养深度合作。
传道授业,构建教学体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房敏教授始终秉承“人无德则无以立信,医无仁则不能疗疾,师无诚则不能以教,学无悟则无以成才”教学理念,带领推拿教学团队以“新时代推拿学怎么教?教什么?如何培养优秀推拿医师?”为主线,以“德才兼备”为教育目标,兢兢业业穿梭于推拿教学一线,形成推拿人才培养“上中医”模式。
率先探索传统推拿学现代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形成教学理论-课程优化-人才优化体系-实践教学模块全流程框架,开展“点、线、面结合教学改革”,悉心点拨学生学习推拿专注度,引发兴趣点,以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率先将推拿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将推拿生物力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最新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材,打造传统学科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房敏教授作为第一位推拿博士,亲身经历中医推拿学专业形成了从大学本科至博士后系统的现代教育体系,带动了全国中医推拿学专业发展,不断推动、改革和完善了中医传统推拿现代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整个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与为推拿手法功法推广教学凝练了高度智慧,有力彰显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的独特学科魅力,有力发展了中医推拿现代教育模式,引领了全国中医推拿传承创新发展方向。近年来,在团队带头人房敏教授带领下,针灸推拿学、小儿推拿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团队成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上海高校“顶尖优势创新团队”,“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腰椎病)”、“教育部针灸推拿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脊柱病临床基地”科研教学团队。
房敏团队始终聚焦国家战略,始终以满足人民中医药健康需求为目标,为了使中医推拿学科更易于推广,领衔创建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规范》推拿类别;中华中医药学会《常见病推拿诊疗指南》《推拿手法操作规程》;积极推进WHO ICD-11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推拿部分,经WHO授权翻译出版《世界卫生组织脊骨神经医学基础培训和安全性指南》;牵头制定国家中医局《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推拿科病种部分、《上海市中医推拿科质控标准》。
言传身教,注重精神引领
房敏教授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自身要求,秉承“以德为本,以行达理”教育原则,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以“德才兼备”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建立用手与患者沟通心灵的“彩虹桥”。他嘱托团队教师、医生需要将“用手与患者交流”的服务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与临床带教,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专业素养“患者找我们治疗,是对我们的信任。除了精湛的手法,我们更要给予他们人文情感的亲切关怀”。
房敏教授秉承的教育管理理念具备浓厚的中医辨证特色,即以“和”为贵。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推拿教学团队”人才培养过程中,推拿功法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是关系到推拿教学团队的和谐状态,在教学楼练功的场地上时常可以看到他与团队成员一起练功的身影。推拿功法不仅可以增强团队成员自身健康,也可以增强手法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指导患者功法训练康复,特别重要的是推拿功法不仅是一种针对意、气、形、神锻炼的功法,更是一种养生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法。推拿功法训练要求意、气、形、神时而紧张,时而松弛,寻找身心的最佳阴阳平衡。推拿功法训练要求的和谐状态可以说是人体内部阴阳平衡和谐的健康状态,也可以称为家庭的阴阳平衡与和谐状态。再进一步广义的和谐状态可以称为工作、生活、社会的和谐状态,甚至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状态,和谐状态也就成为万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房敏教授科研创新“闯”的精神引领着全国推拿学科的发展方向。“闯”的精神和他的梦想密不可分。对于学生他始终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盘托出。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一步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拓展科研思路,“用心去想,大胆去做”成为他指导每一届研究生的基本原则。团队所有成员在科研创新勇于“闯”先的精神感染下,开拓进取,成绩卓著。(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