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明红色基因的浸润感召下,我校2025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圆满完成各项研修任务。五天的沉浸式学习与实践,让来自全校各学院各岗位的54名师生,完成了一次从理论认知到实地感悟、从精神汲取到使命强化的深刻跨越。他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穿行于闽山闽水间——在宁化长征出发地追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峥嵘岁月,在常口村见证“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实践成果,在沙县区总医院解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改智慧,在万寿岩触摸“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文化担当,于这片承载厚重历史与蓬勃生机的土地上,重新锚定教育的初心与教师的使命。
研修期间,全体学员结合“红色传承与思政育人”“生态理念与教育实践”“医改经验与中医药创新”“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等核心主题,立足岗位职责写下深切感悟。现将部分学员代表的感言摘编于此,供全校教师交流学习,旨在推动研修成果切实转化为教育教学的鲜活素材与育人实践的强大动力,持续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凝聚起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的磅礴合力。
【学员感言选摘】
2025年暑假伊始,我有幸与全校五十余名师生共赴福建三明参加国情研修。研修班紧扣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依托三明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活的改革发展实践,通过专题教学、现场考察、研讨交流等多元化形式,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参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国情认知、汲取精神养分、感悟思想伟力、强化育人担当。各项沉浸式的实地考察,让我深入了解了三明这座担负厚重历史与处在时代改革脉搏之中的城市,我将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与责任,将这次研修感悟转化为我站稳讲台的政治底气、丰富教学的内容源泉,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邹璐 中医学院 副教授
闽山闽水绘新篇,三明研修志愈坚。
红色基因传千古,生态理念润心田。
医改先锋领风骚,文化瑰宝耀眼前。
作为辅导致新路,立德树人谱华章。
参与此次三明研修,仿若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之旅。踏入这片土地,“闽山闽水绘新篇”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处处展现着发展的活力。红色遗址里,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如洪钟大吕,让红色基因深深烙印心间,赋予我勇毅前行的力量。生态示范区的绿水青山,让我领悟到绿色发展的真谛。医改先锋的创新探索,更是为我打开新视野。作为辅导员,我定将研修所学融入工作,把红色精神、生态理念传递给学生,引领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与学生携手共赴美好未来。
——张瑞玉 中药学院 辅导员、助教
此次赴三明追寻总书记足迹开展国情研修,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政治锤炼。在庄严的红军标语墙下,在无声的旧址院落里,历史深处传来的足音清晰可闻。每一处断壁残垣,每一个标语画像,都无声诉说着那段“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峥嵘岁月。置身其中,我深切体味到长征精神那穿越时空的磅礴伟力,正是那百折不挠的意志、舍生忘死的忠诚、顾全大局的担当,铸就了不可磨灭的红色丰碑。当看到11200名三明籍的红军战士从长征出发,仅有76名到达陕北;当看到湘江边红34师以几乎全军壮烈牺牲为代价掩护中央红军冲破重围;当看到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我深深地为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所震动。
此行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红色血脉的庄重接续。我们必将把这份沉甸甸的感动与感悟,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把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融入血脉、化作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汲取不竭的奋进力量,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路”。
——郭兆彬 交叉科学研究院 青年研究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此次福建三明国情研修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在专题讲座中,我深入了解了总书记在福建的工作生活经历,学习了伟人是如何在奋斗中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现场教学中,夏茂镇文昌宫、俞邦村等地的考察,让我看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力。这些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伟大变革,深刻领悟到革命精神的内涵。未来,我会把研修所学所感带回课堂,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为中医药事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姚重界 针灸推拿学院 副教授
福建三明,群山滴翠,绿意奔涌。在火热的七月,我有幸踏上这片“风展红旗如画”的土地,参加为期六天的高校教师国情研修。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中央苏区的红色遗迹前沉思,在绿水青山的生态乡村中穿行,在沙县小吃飘香的烟火气里驻足,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
当这份根植于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与蓬勃生态文明大地上的国情认知,与我日常耕耘的中医药国际教育领域相遇,碰撞出关于文化传承与时代使命的智慧火花,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药的国际传播,根在国情,魂在文化,路在创新,责在吾辈。讲好中医药的中国故事,助力岐黄之舟跨越山海,泽被寰宇,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源自如画三明、根植国情的智慧与力量!
——郭锦程 国际教育学院 教学助理
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福建三明研修学习,我深受触动。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实地考察沙县俞邦村、常口村等地,让我亲眼见证了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巨变与生态文明成果。参观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更让我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及传统体育教学的工作者,我深感教育教学既要面向未来,也要不时回顾来时路,要将所学所悟融入工作,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为学生的成长铺就兼具厚度与温度的底色。
——徐划萍 体育部 副教授
三明研修的行程,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从专题讲座到现场教学,从宁化的长征出发地到常口村的青山绿水,从三明医改的民生实践到万寿岩的文物保护,每一步都是生动的思政课堂。
走红军走过的路,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目睹三明改革的生动实践,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触摸万年文明的历史厚重,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青山绿水见证初心,改革实践书写答卷,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足迹,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责任担当。作为一名青年临床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把这次研修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教学,用红色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征程上续写教育华章!
——夏艳秋 岳阳临床医学院 副主任医师
参观长征精神教育基地(五首)
(一)
闽赣武夷东,岁月竞峥嵘。
百战破敌虏,千村争扩红。
担粮送子弟,励志为工农。
丹霞埋忠骨,金铁铸英雄。
(二)
旌旗漫卷启征程,十里长歌送亲人。
万险千难吾往矣,为国为民岂惜身?
(三)
闽流赣水连湘江,壮士不屈裂肝肠。
磊落青山泪化雨,迎送忠魂归故乡。
(四)
尽碎刀环拯陆沉,经年血沃中华魂。
连营军号催天晓,霭破云开大地春。
(五)
四方井澈涌醴泉,漫塘新荷叶田田。
红军街头人如织,已是日月换新天。
——张苇航科技人文研究院 副教授
《记三明红色之行·风展红旗如画》
闽山七月火云蒸,千里寻踪步履铿。
俞邦小吃承民意,沙县医改革旧程。
常口村前思绿水,红军街上仰红星。
最是万寿岩前立,文物无言胜有声。
宁化长征魂未远,下曹烽火迹犹明。
泰宁街巷忠魂在,崇际乡风古韵清。
五日行程收眼底,一腔热血铸师情。
归来更育岐黄辈,不忘初心再出征。
——中药学院 杨子钊 研究员